期刊简介

               本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复旦大学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医学学术期刊,双月刊,逢双月出版,主要刊载感染性疾病与抗感染化疗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新技术、新方法及最新临床经验,主要读者对象为临床各科医师、医院药剂科工作人员、临床微生物检验人员及从事抗感染化疗的药理学、临床药理学、临床微生物学和临床药学研究的各级人员。                

首页>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国际刊号:1009-7708
  • 国内刊号:31-196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医学文摘,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1年第01期

β内酰胺酶的研究新进展

熊自忠

关键词:β内酰胺类抗生素, β内酰胺酶, 耐菌 性
摘要:产生β内酰胺酶是革兰阴性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重要机制.β内酰胺酶可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β内酰胺环,使其丧失抗菌活性.β内酰胺酶在青霉素应用于临床前就已经存在.20世纪60年代,希腊一株临床分离的大肠杆菌中发现了第一个质粒介导的β-内酰胺酶(TEM-1).随后TEM-1蔓延到世界各地,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和淋球菌等多种细菌中均检测出了TEM-1.此后20年中,人类研制了许多耐β内酰胺酶的新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但每种新β-内酰胺类抗生素应用于临床不久,细菌就会产生一种新的β内酰胺酶导致对新抗生素产生耐药,如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耐酶抑制剂的TEM型酶、质粒介导的AmpC酶、以及碳青霉烯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