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复旦大学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医学学术期刊,双月刊,逢双月出版,主要刊载感染性疾病与抗感染化疗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新技术、新方法及最新临床经验,主要读者对象为临床各科医师、医院药剂科工作人员、临床微生物检验人员及从事抗感染化疗的药理学、临床药理学、临床微生物学和临床药学研究的各级人员。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国际刊号:1009-7708
- 国内刊号:31-196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医学文摘,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与药物不良反应
刘金梁;陈佰义
关键词:抗生素, 中性粒细胞缺乏, 中性粒细胞减少, 药物不良反应
摘要:临床抗感染治疗过程中,应用抗生素治疗一段时间后患者的体温突然升高并且伴有中性粒细胞的减少.这时通常会首先考虑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原因与感染相关.某些细菌本身对中性粒细胞具有杀伤作用(如金葡菌产生的杀白细胞素),有些感染则能直接抑制骨髓产粒细胞的过程,又或是患者长期处于一种中性粒细胞的慢性消耗状态,从而造成中性粒细胞计数下降.另外由于应用化疗药物对中性粒细胞产生抑制作用的现象也比较常见.然而抗生素造成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可能性也不能忽视.如果此时患者发热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原因是抗生素而非感染,那么单纯的加大抗感染力度非但无效,反而会使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加重.本文对抗生素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的概率、机制以及临床特点作一介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