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复旦大学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医学学术期刊,双月刊,逢双月出版,主要刊载感染性疾病与抗感染化疗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新技术、新方法及最新临床经验,主要读者对象为临床各科医师、医院药剂科工作人员、临床微生物检验人员及从事抗感染化疗的药理学、临床药理学、临床微生物学和临床药学研究的各级人员。                

首页>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国际刊号:1009-7708
  • 国内刊号:31-196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医学文摘,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5年第01期

从靶标到网络--抗菌药物作用机制与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陈代杰

关键词:细菌耐药机制, 抗菌药物, 靶标, 网络
摘要:细菌耐药性是21世纪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元凶之一。传统的细菌耐药机制主要有:①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使极少量的耐药菌可继续生长繁殖;②抗菌药物可诱导高突变细菌(hypermutator)发生某些基因的突变;③敏感菌通过接受外源带有耐药基因的质粒和转座子等载体的横向传递,成为耐药菌[1-3]。但这些无法完全解释当前临床耐药菌的广泛传播以及大量细菌性感染患者治疗失败的原因。近年来,对细菌接触亚致死剂量抗菌药物后细菌内部“网络”变化的研究发现,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除已发现的特异性“靶标”这一经典理论外,更深入的还与细菌蛋白网络的变化有关:某些蛋白的变化导致相应代谢途径的变化,“代谢网路”的变化与细菌耐药性直接相关[4]。